第1版:要闻

“码”上说 马上办

——市直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肖肖

评出守初心担使命、敢攻坚争先进的精气神;评出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执行力;评出出手必出彩、完成必完美的新局面……我市开展的市直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是全省首例,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就是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把评价权交给服务对象,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连心桥”。

从“效能考评”到“民主评议”,我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市直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依托“满意度评议”系统,聚焦推动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采用专项评议、集中评议、意见建议办理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4大类99个参评单位核心职责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议,打造出作风效能建设的“宣城模式”。

服务中心举措新

市直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市委“标杆要高、要求要严、节奏要快、本领要强”工作要求,发挥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和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为“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加快建设“七个强市”提供作风效能保障。

自2021年起,我市开始实施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工作,组织各方代表聚焦主责主业清单,着重评议市直机关核心职责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机关作风的虚与实,服务质量的优与劣,办事效率的高与低”的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推动营商环境大改善、机关效能大提升。

参评对象以市直机关为主,包括涉及营商环境、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部分垂直管理部门和驻宣单位等,共99个。根据工作性质和职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同群众接触的密切度等因素,将评议对象分为20个经济服务与管理部门、26个公共服务与管理部门、26个综合服务与管理部门、27个垂直管理单位。

2023年,该活动依托“满意度评议”系统进行线上评议,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构建线上意见建议办理闭环。全年11904人次提交专项评议,3437名“特邀评议员”提交集中评议,市直民评办梳理分发意见建议260条,办结259条,办理满意率为92.66%,年平均受理时长为0.81日,年平均办理时长为2.48日。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办理和反馈情况,评选“十佳”及优秀案例25个。

以评促改事业兴

作风效能建设永远在路上。“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真正让个个出力不当‘做客’、家家行动不当‘说客’、人人有责不当‘看客’,确保各单位更加主动高效回应群众诉求,使担当作为、创先争优成为主旋律。”市直民评办有关负责人说。

市直民评办每年召开推进会,通报相关情况,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各参评单位均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部分单位“一把手”亲自部署、协调、推动,细化实施方案、量化目标任务、实化工作举措,如市经信局开展“办文办事效能提升”主题攻关行动,(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