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学习与思考

不断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褚卫东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关口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可以说是正当其时,恰到好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有力指引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灯塔”和“牵引”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并指出“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作为国家治理“前沿哨所”、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最后一纳米”,基层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反映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上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首先,始终坚持党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全面领导。《决议》中再次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百年党史表明,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才能让革命取得成功,才能让社会建设取得成功,才能让社会主义展现出耀眼的光芒,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让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是当前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中一项重大课题,这就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领导和拉引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能动作用,调动更为广泛的社会治理主体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其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瞄准基层治理靶向。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坚持人民至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强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基层治理面向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在治理中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仅仅体现在治理的靶向精准,目标明确,还需要在治理过程更多吸收群众的智慧,调动群众的力量,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再次,始终坚持治理方式的时代化、科技化。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项技术的革新。

当前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推动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关键“引擎”。《决议》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上的伟大成就时强调“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效能,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成为时代发展的标志性名词的当下,社会治理也要主动对接时代发展的前沿产物,让数字技术作为加强基层治理技术层面的着力点,统筹推进基层数字治理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和应用技术开发;同时做好基层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让信息“多跑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特别是运用好“互联网+”平台,如微信群、手机终端数据采集等,通过基层便捷沟通渠道,实现信息、问题、措施一网全覆盖,让基层治理的效能趁着数字化建设的东风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决议》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有效的社会治理,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坚强指导,社会治理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相结合,特别是要与地方治理的特点相结合,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原则性与创新性,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高质量的社会治理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中共宣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