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生民声

糍粑“打”出幸福生活

◇余克俭 本报记者 余庆

入冬以来,郎溪县姚村镇的徐英权一家迎来了非常忙碌的日子,一家老少聚在一起打糍粑,伴随着石锤敲打糍粑“嗵,嗵”声,那份说说笑笑的热闹劲儿从里到外地透着一股开心的味道。12月7日一大早,徐英权一家人一大早就忙活起来,徐英权将洗好的米倒进甑子里,烧火开始蒸煮米。走进家里,就闻到一股股浓郁的米饭香味,那香味直冲味蕾,抵达肠胃,让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一甑子可以蒸30斤糯米,30斤糯米浸泡后有45斤重左右,我一天只打两三甑子,搞多了吃不消。”平日里,勤劳的徐英权跟随村上的瓦匠师傅一道做做小工,到了冬季就举着石锤打糍粑。

“打糍粑的程序很繁琐,首先糯米就得选最好的,浸泡24小时后,再用山泉水淘洗,再上甑子蒸,蒸熟了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用石榔头反复锤砸。”徐英权一边清洗石臼,一边介绍打糍粑的过程:“打糍粑是个力气活,糯米饭在石臼里趁热打,反复锤砸,翻过来,翻过去,一直要打50分钟,直到把糯米饭砸成糊状。只有打熟透了,做出来的糍粑才绵软柔韧、黏糯香甜,功夫到家了才有好的口感。”

一小时后,徐英权将甑子起锅,熟练精准地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倾倒在石臼中。正巧,早上上山砍毛竹的大儿子徐华兵也赶回家中帮忙。父子俩围着石臼,轮流挥举石锤打着糍粑,直至石臼里的糯米像猪板油一样细腻,热气腾腾地能扯出细丝来,再把糯米从石臼里掏出,搁置在铺撒了粳米粉的木板上塑形。趁着热气未消,徐英权将打好的糯米摊开扯平拉匀均,眼看着像猪板油的糯米饭秒变为一床“棉被”,再用擀面杖擀收光,糍粑基本成型了。等到糯米冷透了,再用菜刀切成一块块的,就是市场上卖的糍粑。

趁着老伴余成秀淘米准备蒸下一甑子糯米的空闲,徐英权用两只竹篮装了昨日打的糍粑,用扁担挑着,悠悠行走在山野的田埂上,送往一华里的村头小店出售。小店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等着糍粑送来,正在购买糍粑的王锡之告诉记者,手工糍粑比机制糍粑吃起来更有弹性、软糯香甜一点,无论是火烤、油炸还是油煎、水煮,都特别美味。每年春节前自己都会买一二十斤用来招待客人。

“去年隔壁的四青村搞了一届年货节,公爹的糍粑在年货街上‘一炮走红’,不少人吃了说今年还要买。”徐英权的儿媳袁芳告诉记者,今年糍粑卖的比往年要好,打的也比往年要早,现在每天能打200斤左右的糍粑。除了村民们购买以外,四青、夏桥等村的电商服务网点也在代销。“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郎溪县城的居民直接找我们下单,我们几乎每周都要送三四百斤糍粑到郎溪县城,通过互联网订货和服务网点代销,我们的老手艺迎来了新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