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生民声

刘光农签订 遗体捐献志愿书

◇本报记者 徐晨 特约记者 王香 文/图


刘光农签订捐献志愿书。


“我是宣州区杨柳镇高桥村的一名老党员,也是五保户。这么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照顾和关心我,我现在过得很开心,就想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回报。”近日,69岁的刘光农在宣州区红十字会签订完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后,说起埋藏心底已久的一个心愿。

关于这个心愿还得从2010年说起。当时正从事保安工作的刘光农常常经过市区府山广场,那里有关于遗体、眼角膜、器官捐献等红十字知识宣传专栏。不忙的时候,刘光农喜欢驻足细看宣传内容,看着看着便心生捐献的念头。

“现在爱心人士很多,他们都自愿捐献自己的遗体、眼角膜和器官,我是一名党员,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刘光农一直关注捐献事宜,“岁数太大的话,器官功能减弱不适合捐献,像我这样的情况更适合捐献遗体和眼角膜,遗体可以用于医学研究,眼角膜能够使他人重见光明,挺好的。”

虽然刘光农年纪较大,但是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井井有条,干起活来也干练。无儿无女的他如今与干儿子住在一起,闲不下来的刘光农总是找活干,从而减轻一大家人的压力。据他介绍,每天除了前往干儿子经营的食品加工厂里帮忙外,还抽空接送孙子上学和放学,一家人其乐融融。

为使捐献志愿得以实现,不给家人增添负担,刘光农立下了一份遗嘱交代去世后的安排,“不要通知任何人,不搞仪式,请在第一时间通知区红十字会,一切后事由区红十字会处理,请将骨灰撒掉。”

离开宣州区红十字会,刘光农径直走向加工厂,像往常一样忙活起来。对他而言,这一幕早已在脑海中呈现过很多遍,这一天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并没有太多特殊的感受。

“他身上所传递出的爱心和勇气,令人敬佩和感动。”宣州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工作人员王雅如见证了刘光农老人签订志愿书后感触颇深地说道。

让生命延伸,为大爱感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捐献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很多人也希望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让生命和大爱得以延续。据了解,2021年宣州区新增登记捐献志愿者16名,捐献成功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