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学习与思考

建立健全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

●伍万云

随着第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逐渐步入退休年龄,未来5到10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普遍进入新老交替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8)》显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班人接班动力与能力相对不足,而现有市场化培训难以满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班人健康成长需要,危及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可持续发展。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促进我国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制度的重要性

(一)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突出。扶持好一个成熟的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使其发展壮大,其意义甚至比招商引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传承,带动形成良好的经营与创业环境,关键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巨大的“蝴蝶效应”,才能真正肩负起企业、民族、社会发展的重任。

(二)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传承问题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面对日益突出的非公有制企业接班传承的需要和后备接班人稀缺的现实挑战,如何弥补和突破父辈经验传承的不足,加快非公有制企业接班人成长进程,既需要优化和拓展锻炼途径,更需要加强和改善二代接班人的培训效果。

二、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培训制度

(一)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制度。近些年,浙江、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十分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梯队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并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规划,从制度层面强化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培养。这为我国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班人的培养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之路。

(二)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员制管理立法。从法律层面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员机构管理,在履职中充分发挥提示和引导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员单位重视传承问题,及早做出传承及培训规划;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员企业搭建培训平台,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高校、党校等新型智库应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传承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为国家及其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促进地方党委、政府、政协以及统战和工商联高度关注。从制度、规划层面,把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后备人才培训列入地方发展战略,纳入地区人才培训规划。

三、加快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立法,健全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的法治环境

(一)从法律层面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公平竞争的政策基础地位。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培养归属感和企业家精神,是做好“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核心和关键。如何营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环境,关键从法律层面明确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的动力与能力同步提升的法律制度,不仅注重提升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经营管理的动力,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传承,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班人重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意志品质。

(二)从制度层面构建统分结合的政治引导体制。一要建立健全全国联网的省、市、县、乡四级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动态数据库,做到底数清,目标明。二要对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各部门各领域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引导活动进行梳理和整合,合理配置各方资源,最终形成统分结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建立和完善市场、党委、政府、政协多渠道培养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渠道

(一)运用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渠道。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各类专门社会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发挥其在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家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优势,为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供实用、管用、前沿和精深的理论知识、实战技巧、先进理念,甚至可以探索校企对接,加强对企业现场指导,提高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后备人才培训的实效性。

(二)探索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等党政干部培训机构开展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路径。各级党委、政府、政协适当介入,依托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等相关干部培训机构探索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的新路径。在培训内容上,立足提高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责任意识与意志品质的培训目标,可尝试开设军训、拓展训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法规政策、经营管理、沟通协调等培训科目,以锻炼和提升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促进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提升与政府及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可根据需要设置参观考察、现场教学、典型经验分析等方式,利用各类地区资源,安排相关党政领导开设讲座,增强政企交流;邀请企业家传授实战经验;聘请专家学者授课,提升培训档次和实用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青年人成长特点,有针对性聘请青年企业家和已成功接班的二代继承人传授经验,更有助于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班人成长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