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生民声

市福利院的老人, 有了“新”医生

本报讯 近日,在市社会福利中心内,市人民医院、宣城爱康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宣城爱康医院作为市福利中心的驻点医院,每天会对福利中心内的老人、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免费的常规问诊。而爱康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意味着将有更先进、更专业的医资力量向这里倾斜。

“我们这儿离市区较远,很多老人看病外出都不太方便。医联体的成立,不仅可以很好地为我们进行这方面的技术指导,还能为周边的居民带来更好的诊疗。”宣城爱康医院副院长王刘琲高兴地说道。据了解,为保障市福利中心内集中供养人员及社会供养人员的医疗服务,经市政府批准,市福利中心引进了宣城爱康医院驻点开展医疗服务,创建了全市首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签订医联体协议后,市人民医院将根据当地需求,每周安排专家在爱康医院进行坐诊,并提供技术帮扶,减轻当地医院的负担。“我们还会对爱康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来我院学习一段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办公室主任徐昔云如是说。

“终于不用总是来回跑了!”签订协议的消息一传开,家住金坝街道的居民们也感慨连连。家距市福利中心2公里的居民黄双喜告诉记者,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困扰了他几十年,严重的时候,平均一两个月就得去市人民医院检查一次,舟车劳顿,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回的路上差不多要两个小时,等我们赶过去,还要排队取号,真的是又麻烦又累,我身边有一些老人就是嫌太奔波,干脆就拖着不去。”

“是啊,这么一来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医术我们也放心,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好事!”旁边的居民李小春也连声附和。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全面推动医联体建设,促使优质医疗资源、卫计专业人员、资金和设备下沉,方便人民群众就近看病就医。

(本报记者 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