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民生民声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宣城首个装配式小区全面封顶


工人正在拼装预制好的楼板。



工人正在拼装预制好的楼梯。


本报讯 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你见过吗?在宣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就有一个采取“搭积木”方式建造的小区,这是我市首个装配式小区,目前该小区18栋高层建筑均已封顶。

施工场内,一块块预制好的墙体构件被工人们运上高楼,等待连接、固定;一个个预制好的楼梯像汽车零部件一样,已根据编号安装到相应位置,它们的线条平直、表面光滑……10月13日,记者在位于南漪湖大道上的彩虹小区二期项目工地上,看到这样的“搭积木”式建筑场景。

被形象地描述为“搭积木”的装配式建筑,是指像“制造”一种工业产品一样,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先在工厂把轻质隔墙、叠合楼板、楼梯等“零部件”生产好,运到安装现场后,像搭积木一样将建筑拼装起来。

该小区是宣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委会按照“限房价、限时间、竞地价”方式实施的安置房项目,承建方为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小区项目经理丁阳生介绍,彩虹小区二期共有18栋16-26层的高层建筑,装配率不低于20%,预制构件主要为预制楼梯、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内墙等,即每栋建筑的底部加强层(3-5层)以上的楼梯、楼板、内墙等,是像搭积木一样装配的。

你一定想问,18栋高层建筑,材料花样繁多,如何能保证准确无误拼装呢?记者了解到,为了减少施工错误,加快工程进度,建筑公司给每个构件都办了“身份证”,它们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ID”号,方便对号入座,也便于质量管理。

另外,“拼装”也不只是“搭”,预制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后,还会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浇筑。入住者完全不需要对它的拼装质量产生怀疑。相反,“因为部件是按标准预制的,质量比起现场浇筑更为可控。”

“工人们安装预制内墙,1天就可以安装1个楼层,而如果使用传统方法砌墙,砌完一整层则需要3-4天。”工地负责人李岳说,采用预制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可以大大缩短工期。该小区于2019年8月开工,仅1年零2个月,18栋高层建筑就已全部封顶,二次结构施工也即将在本月底完成,预计可提前半年在明年底就能交付使用。

不仅如此,因为部件预制、工期缩短,工地也能大大节约水电等资源,这对于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尤其是对于改善环境具有很好的作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工地的扬尘和噪音,的确比一般工地少不少。

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多次出台指导性、惠普性及鼓励性政策,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市也计划出台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0月12日,我市召开了关于这一实施意见(送审稿)的座谈会。据透露,实施意见将对全市新开工小区的装配率提出要求。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装配式小区将在我市遍地开花。

(汪凯英 本报记者 张玉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