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社会广角

宣州区一对父女接力扎根基层任教,承续爱与梦想——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本报记者 顾维林 特约记者 宋本金 文/图


方根宝在教学中。



方根宝、方慧琳父女交流教学心得。


“同学们好!”“老师好!”

9月8日下午,宣州区狸桥镇昝村小学四年级(1)班教室内,59岁的方根宝像往常一样站定讲台,开始了新一堂的数学课。课堂上,方根宝教得仔细,学生们听得认真。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距离昝村小学仅仅半个小时左右车程的狸桥中心初中,34岁的方慧琳也在九年级的一间教室,开启了新一堂的音乐课。伴着悠扬的歌声,学生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得松弛起来,仿佛完全沉醉在其中。

方根宝和方慧琳是一对父女。“能够和父亲从事同样一份职业,我觉得挺骄傲的!”备课的间隙,方慧琳跟记者聊了起来。她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看着父亲教书育人,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而且和父亲在同一个乡镇工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正好印证了现实。”

说起教师这份职业,方根宝也打开了话匣子。1983年,他毕业后便进入了当地的小学,正式开始了执教生涯,这一干就是整整37年。“我是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当时就立志做一名教师,结果梦想成真了。”方根宝说。

从青春年华到两鬓微白,方根宝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教师的岗位上留下了一段段闪光的记忆。“最骄傲的是这么多年来,有的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更高兴的是,大部分学生都有了很好的工作,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回忆起多年的经历,方根宝感触很深。“到现在,我教过的很多学生还经常给我打电话问候。”

扎根基层近四十个春秋,方根宝更见证了教学条件的日渐改善。他清晰地记得,起初很多孩子的座位是泥巴做的,到后来改成了木质课桌,现在用的课桌是铁做的,结实又坚固。“现在黑板都变成了大屏幕,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说,无论科技怎么变化,但自己仍旧保持不浮不躁的定力,跟随时代调整着教学方法,不辜负学生和家长的期待。

回望这平淡而不凡的任教经历,他说“有过辛酸和苦闷,但更多的是乐趣和甜蜜”。有一次,他拉着板车在路上走时不慎跌入了悬崖。消息很快在班级里传开了,很多学生自发前来家里看望慰问。“看到那一张张面孔,我心里非常激动,到现在记得都很清楚。”

对于父亲曾经的经历,方慧琳早已耳熟能详,这让她打从心眼里敬佩父亲。“他一直是我的榜样。”在方慧琳眼中,父亲一直是个非常温和的人。“小学时父亲也带过我,平日里虽然看起来平易近人,不过在心底还是有些许害怕的。”她笑着说。

时光在看似波澜不惊的课堂上缓缓流逝。一晃眼,方慧琳也到了考大学的年纪。在父亲的指导下,她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师范学校,并也立志当一名教师。“女儿小时候就很有音乐天赋,钢琴弹得也不错。后来成为一名音乐老师,也是理所应当的。”方根宝说。

作为父亲的“掌上明珠”,方慧琳从小到大没有受过太多的苦,但却在他的影响下,慢慢培养了勤学好问的品质。大学毕业后,方慧琳通过招考,从城区来到乡镇,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

“和孩子们在一起弹琴唱歌,是最开心的事。”方慧琳说,尽管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坐着班车在城乡间来回穿梭,但自己并不觉得苦累,反而愈发体会到了任教的乐趣。

日常生活中,父女俩偶尔还交流着教学心得。“我们是两代人,教不同的学科,不过有时候聊着聊着,互相也有一些启发。”方根宝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和女儿的沟通,也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明年我就要退休了。”聊天中,方根宝的话语里充满了不舍。但看了看身边的方慧琳,他的脸上又重新添上了一抹温暖的笑容:有女儿接我的班,我觉得特别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