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生信新材料:转型升级走新路

■本报记者 戴丹丹

近日,走进位于宣城经开区的安徽生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忙着手头的生产工作,整个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们公司现在是全省最大的铝合金型材专业制造企业,公司起步于建筑型材,目前也在朝着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出口型材并重的格局转型。”市政协委员、安徽生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伟告诉记者。

据悉,该公司今年1月至6月,生产铝合金型材料1.8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面对年初疫情影响,公司立足转型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在建筑型材方面,该公司将重点转向高档门窗终端产品发展;工业型材方面,顺应工业产品节能和轻量化发展趋势,加大现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光伏产品部件生产比重;出口型材方面,利用“一带一路”机遇,扩大海外市场,出口量达到销售总额四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通过下车间、走访客户等方式集思广益,确定了“零瑕疵”质量目标,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力争做到尽善尽美,用优质的产品质量为公司凝聚核心竞争力。此外,该公司按照客户业务种类、业务量大小、订单时间等内容进行等级分类,建立客户档案,做到带着问题上市场,带着信息回公司,为提高服务质量找准发力点,提高品牌影响力。徐伟表示:“目前企业销售的增量部分正是来自于这些新型工业材料产品的销售,并且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太阳能发电部件等产品已在长三角市场拥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为全力抢抓市场开发,力争实现全年销售收入8亿元的目标,该公司重大建设项目亦不曾停步。去年年底开工的12000多平方米的综合仓库主体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另一间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建设,设备也在定制化生产中,预计10月份可竣工投产。

“被疫情耽搁的时间,我们想办法要抢回来!”徐伟坦言。而在与时间赛跑、复工复产的四个多月中,该公司不仅没有裁员降薪,而且新增岗位100多个,招聘新员工98人。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把个人防护形成常态化,并加大设备、人员、材料及资金投入,高标准、严要求抢抓工期,确保完成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