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争当乡村振兴安徽排头兵

——专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胡旭华

■本报记者 刘畅

记者: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胡旭华: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稳步推进,充分发挥了“三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压舱石”的作用。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站上126万吨大关,生猪产能恢复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累计建成192.63万亩高标准农田,是2016年的近3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提高近8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2%,较2016年提高9个百分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全面普及,全市1335个规模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设施配套达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18%。长江禁捕退捕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16.9亿元,12家基地创成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三品一标”达531个,较2016年增长45.5%。2016年以来我市新增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2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52家、省级家庭农场120家。

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33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8928元,年均增长9.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603个,较2016年底增加419个。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120个村累计实现股权分红4355.98万元,宅基地管理和盘活利用工作稳慎推进。

记者:请您简要谈谈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

胡旭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全面回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内涵与实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牢记初心使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理论观照现实,不负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以昂扬的斗志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记者:如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更加实在的工作成效?

胡旭华: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践行“九个必须”要求,切实将我们党的宝贵经验有效转化到指导和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际工作中,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机遇,争创乡村振兴安徽排头兵。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抓好茶产业提质增效、家禽业转型升级、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和蔬菜基地能级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作物。抓好农业生产安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狠抓“十年禁渔”。

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宣城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6”行动计划、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转型升级,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持续打造“生态宣城·绿色产品”大品牌。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

推深做实农村改革。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探索农村闲置住宅和宅基地的盘活利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片区建设,实现重点突破,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