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潘荣智“变脸”记

■本报记者 顾维林 特约记者 余克俭

“这才几天,儿子都不认识我了。”7月26日晚上,郎溪县飞鲤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潘荣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准备抱一抱许久未见的儿子,结果22个月大的儿子“吓”得直往外婆怀里钻,不让他抱。“你‘变脸’了,儿子当然认不出了。”一旁的妻子打趣道。

潘荣智“变脸”并不是一天形成的。7月7日以来,连日暴雨导致水位猛涨,位于飞鲤镇境内的跃进圩出现渗漏、管涌等现象,一度告急。身为跃进圩西站指挥分所指挥长的潘荣智第一时间就上了圩。

他负责的西站包括了跃进圩西大堤及部分南大堤,其中南大堤因为埂体单薄,内外水位差高,又处在飞鲤新河与南漪湖交界处,河水与湖水对冲激荡,整段埂防汛能力较差,是跃进圩的险要埂段。

“必须守好圩堤!”潘荣智坚定了想法。接下来的二十多天,他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填装沙袋、加起子埂、堵住渗漏,累了就躺在一旁的草地上歇息。持续的风吹日晒,让他的脸逐渐变了色。

“原本我是家里最白的人,结果现在晒成了‘黑炭’。”潘荣智笑着说,除了戴眼镜那一块皮肤还显得稍白一些,脸上的其他地方几乎都晒成了棕黑色。

7月17日,武警部队支援跃进圩。在当天的抢险过程中,需要在内坡打桩支撑码沙袋,但受环境影响,机械一时下不去,其中有一根桩离地一米多,人工打桩的话,大锤一旦抡空,打桩人将有较大安全风险。

为不耽误抢险,潘荣智毅然站了出来,只见他小心翼翼站上两根木桩的桩顶,将最后一根支撑木桩用铁锤夯下去一半,然后紧接着便能站到平地上,将大锤交给了另外两个打桩师傅。

“潘书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的‘黑脸’加白眼镜框。”飞鲤镇湖滨村卫龙组村民卫才玉说,潘书记不仅在抢险中以身作则,还主动将自己排入夜间驻堤轮班表。“深夜12点还带着我们巡埂查险。”

记住潘荣智这张“黑脸”的还有黄香村党支部书记黄太安。他介绍说,潘荣智每天最少要从圩埂底部仔细检查四趟,除了查看是否有新的安全隐患,还要查看之前隐患的处理情况。“他负责的埂段全长2.7公里,巡埂来回一趟要一个小时。”

研究巡查重点、调运防汛物资、监视水情汛情……上圩以来,潘荣智的“日程表”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白天冒着酷暑和大雨排除管涌,晚上带领值班人员巡查险工险段,一个班下来,全身衣服被汗水、雨水湿透了好几遍。

“只有不断地巡查,才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潘荣智介绍说,十几天的时间里,跃进圩西站段已经成功处理了130余处险情,经受住了三波洪水的冲击考验以及西风浪的考验,在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大埂的情况下,目前各险点情况稳定、埂段防区总体安全。

作为基层纪委书记,在完成自己埂段任务的同时,潘荣智还要加强对全镇党员干部遵守防汛抗洪工作纪律的督察。抢险空隙,他安排镇纪委进行了六次埂段值班值守情况抽查,切实履行了纪检监察机关对防汛抗洪期间的监督职责。

“黑不黑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把跃进圩守住,因为圩后面就是我们飞鲤百姓的家园。”潘荣智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和干部群众一起筑起了坚实的红色防洪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