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社会广角

汪小成: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本报记者 王肖肖 特约记者 蒋梦

来到绩溪县板桥乡尚田村,村民汪小成正熟练地为贫困户汪国林种植的紫茄调配农药、肥料,他的紫茄种植基地里,几名工人正忙着施肥、除草、插杆,一派忙碌景象。如今,该村已有5位贫困户加入了种植紫茄的行业,一有困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汪小成。汪小成也会尽力相助,免费为他们提供紫茄秧苗、农药肥料和种植技术等,还无偿帮他们代销紫茄。

而在2014年时,汪小成还每天为了生活一筹莫展,年迈的母亲常年卧床需要人长期照料,女儿即将步入大学课堂,教育支出日益增长……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并不愿“等、靠、要”,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以及家人的命运,打开致富之路。

尚田村村委会主任陈亚洲,种有数十亩紫茄,因为每天忙于村中事务,无暇管理经营。成为汪小成的帮扶联系人后,陈亚洲便带着他四处学习紫茄种植技术,联系县里的农技特派员送技术上门,并将所有的销售渠道交由他打理。从培育到施药下肥到成熟采摘再到销售,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汪小成对每个环节都铭记于心。当年,汪小成便领到1万元工资,日子有了起色,并于2015年正式脱贫。

“在帮忙管理时,我慢慢掌握了种植紫茄的技术,也有了销售渠道,就想自己种一些紫茄试试。”汪小成在征求了陈亚洲的意见后,于2017年开始,从山东引进秧苗,流转5亩土地开始发展紫茄种植产业,当年毛利润便达到6万余元。随后汪小成逐渐扩大种植面积,2019年他看准市场行情,以每亩400元的租金流转汪玉包等3户贫困户土地在内的26亩土地用于种植紫茄,并以每天70元的工资雇佣汪光富等4户贫困户在自己的紫茄种植基地内务工,直接带动贫困户每年增收近万元。

“抱团种植紫茄后,我们的成本和风险都降低了,这样对大家都好。”汪小成告诉记者,紫茄成熟时,他会以每斤1.3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回,直接销往杭州、上海等地。由于他的销路有保障、价格可观,附近的紫茄种植大户都乐意将紫茄交由他销售。去年,汪小成的紫茄种植基地产值超过了20万元,利润达10多万元。

“今年我们尚田村大概种植了60多亩紫茄,通过订单式的销售模式,抗风险系数更低,我们手脚更放得开。”汪小成告诉记者,以后还希望发展家庭农场、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